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搭平台 强根基 聚合力 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社区


发布时间: 2024-08-01 17:05 信息来源: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:

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以“关键在居民”为核心,从社区这个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抓起,实现老旧小区垃圾分类精细化、规范化,通过搭平台、强根基、聚合力,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持续引导居民践行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营造“无废城市”创建的良好氛围。

围绕多跨协同,搭建监督管理平台。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高效驱动。构建“1+20+N”三级责任体系,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“总桶长”责任,对辖区垃圾分类负总责,并以每300户配1名为标准成立20余名的专管员队伍,委任物业桶长及家庭桶长,明确居民家中双色垃圾桶由户主负责,小区“四色桶”由物业负责,推动垃圾分类层层有人抓、事事有人管。以一线监督为重点高位推动。借助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密切联系基层优势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监督方式下沉一线,通过实地踏看、考察调研、现场会议、汇报交流、走访调查等形式落实人大政协参与机制。以攻坚破难为关键高频联动。聚焦设施选址、垃圾房改造等群众“急难愁盼怨”问题,针对限塑禁塑、危废消纳等管理难点,推动人大、政协与属地街道、职能部门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力,深入餐饮企业、垃圾中转站、产废企业等场所开展实地协调,做到“有问题清单、有对策建议”。

围绕基层治理,筑强垃圾分类根基。机制提能,织密管理网络。健全街道、社区、网格三级监督考评体系,制定《垃圾分类专管员工作管理制度》《垃圾分类专管员经费发放考核制度》,压实社区、物业监督指导责任。针对楼道网格开展定期督查,落实专人负责督办问题,定期调度、问责问效。制定专项积分奖励制度,对表现突出的分类工作者给予奖励。智慧赋能,盘活数据网络。规范设置垃圾房雨棚、洗手池、照明灯等便民设施,增设语音喊话、监控等智能设备。依托智能分类系统,建立垃圾房信息化档案,实时载入收运情况、仓位情况、分类情况等,对源头分类、中端收运情况进行有效追溯,并与居民信息档案互联互通,将积分累积、奖励激励与投放记录关联,打通居民服务的“最后一米”。组织聚能,打造群众网络。组建两大“红色”队伍,一是“红色示范员”队伍,以每月1日军民共建日为契机,通过分类进军营、双拥双建、典型塑造等形式,推动驻守部队及军属成为垃圾分类“带头人”;二是“红色督导员”队伍,发动骨干党员、网格长等志愿者80余名,2人一组落实垃圾分类日查、入户等工作,通过现场看、集体学等方式,提升志愿者专业能力。

围绕文化推动,凝聚社会各界合力。营造多维度文化氛围。点上,通过垃圾分类文化长廊、垃圾房墙绘等载体丰富文化内涵,潜移默化提升居民分类意识。块上,打造互动与体验结合、专业与趣味并重的垃圾分类科普馆,设置知识问答、VR体验等环节,融入垃圾分类、资源回收、垃圾处置等内容,推动宣教场所成为传播分类文化的连接点。打造立体式宣传体系。将每月第二周周四定为“垃圾分类行动日”,针对居民、企业、学校等不同主体,利用无人机喊话、标语横幅、微信群等载体,构建“入户宣讲+科普培训+志愿引导+媒体传播”宣传体系,紧扣源头分类精准宣传,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。掀起全范围比学热潮。抓好示范创建与宣传服务的充分结合,通过在垃圾投放点位设置宣传栏、宣传标语,设置楼道垃圾分类评比栏,营造示范引领、比学赶超的氛围。开展小区间、专管员间比武赛马行动,比实干精神、比业务能力,亮经验特色、亮分类成绩,以点带面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能级提升。(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 供稿)

打印本页关闭窗口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