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江北:探索创新“研发加速器”增值服务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

发布日期:2024-07-25 17:57 浏览次数:

针对科技型企业研发难、成长难问题,宁波市江北区整合“新产品研发”“帮企一把”“研值云检”等线上应用系统,链接联动创智中心、孵化器、研究院等线下资源,细化梳理研发加速增值服务事项,迭代开发“研发加速器”数字应用,构建企业“研发加速”增值服务体系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增效。截至目前,全区拥有各类科技型企业2069家;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,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居宁波市首位。

体检诊断,检出新质生产力的“金种子”

聚焦服务资源集成,依托“8718企业服务平台”,搭建“研值云检”系统,构建“企业研发数据模型”,重点抓取企业研发投入、研发强度、研发产出等14项核心数据,分析检验企业研发活动,甄别企业研发强度,发现具有创新潜力的种子企业。全面开展“两清零一提升”专项行动,深化企业研发创新“诊断+提升”服务,精准实地走访科技企业,开展研发预检,引导企业体检。截至目前,体检感知有研发活动企业127家,筛选优质企业83家。

精准“画像”,把脉开方助企发展。开发上线“新产品研发服务”应用,结合前期研值体检结果,通过研值图谱,对企业进行标签化处理,分析其在同区域、同行业或同等类型企业中的研发水平,据此生成高质量“研值报告”,以坐堂、上门和远程相结合的讲诊方式,向企业讲解研发短板和未来努力方向,“一对一”辅导提出研发建议,值得一提的是,该区根据诊断结果成功引入涉高端磁性材料投资20亿元,为新质生产力精心“播种”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已开展企业坐堂讲诊179次、上门讲诊23次,提出研发建议400余条;今年1-5月工业企业研发支出达13.7亿元,增幅10.9%;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8.41项,居宁波市首位。

孵化培育,育优新质生产力的“好苗子”

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,对筛选出的创新潜力企业,实行“产业技术研究院+孵化器+专业技术服务平台”产业垂直孵化模式,依托辖区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、150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、21家众创空间、7家孵化器等平台,差异化提供仪器共享、专利申报、科技成果自主研发、转移转化等科技服务。目前,平台在孵优质“金种子”创新企业达56家。

多措并举下好科技创新“先手棋”,该区通过开展资源对接、创业辅导、技术支持、创客沙龙、项目路演等一系列有效行动,助力“金种子”企业快速发展。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型企业,通过分类开展资金支持、税收优惠、就业扶持、政策扶持、市场开拓等增值服务,全力育出新质生产力“好苗子”。自2023年以来,累计对接服务企业160多家次。

双管齐下,线下整合辖区科技服务机构,建设创智服务中心,设置数字化产业协同、产业创新服务等5大分中心,靶向企业重点产业成果转化、企业研发决策、研发人员培训、高端人才对接、核心技术攻关等服务需求,提供精准科研服务。线上整合上述5类需求、86项新产品研发要素,集成3万名人才、4000台仪器设备、3000万元专项资金等资源,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研发加速服务。今年,中心助力宁波中策集团成功研制NL9340型国内最大直列大功率中速发动机,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滴灌壮大,催生新质生产力的“新尖子”

引金融活水灌溉科创沃土,该区打造多元化金融产品供给,推出服务初创科技企业“人才贷”、服务全生命周期“科创贷”、低成本高效融资“知识产权质押贷款”、拓展抵押渠道“应收账款质押贷款”等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添足“金动力”。据统计,目前累计为51家企业提供151笔科技金融项目担保,担保额达5.25亿元。

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,该区构筑人才“大摇篮”,抢占人才“新高地”,依托辖区高校、科研院所富集优势,紧扣产业发展“需求端”和高校人才“供给端”,构建“政府牵线搭桥—校企双向流动—产才融合提升”工作体系,成立“产才融合·创新赋能”产业教授赋能联盟,创新实施“产业教授”引育计划;以产业需求为导向,鼓励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,探索“订单式”方式培养产业技术技能人才,支持企业建立高等院校学生实践训练基地,努力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区。目前已聘任产业教授20位,主持或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2个,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申报科技项目12个。

除此之外,为助力更多企业迈入“尖子生”行列,该区提供一站式扶持服务,持续迭代区域创新发展政策体系,形成科技创新政策12条,在创新体系建设、人才培育、校地合作等多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;吸引一批优势产业,形成一条结构布局合理、创新能力突出、协作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链;系统梳理区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、科创服务平台等各项认定项目清单,形成企业研发中心、科创平台、博士后流动站等认定流程。分析企业各类高频申报需求,系统订制涵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、孵化器申报等高效服务,形成申报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四级研发新产品政策、资金、技术方面的增值服务事项171项。自2023年初以来,累计服务企业完成各类认定、申报200多次。

(来源:创新浙江)

打印 关闭
Baidu
map